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上海大学李芳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大学李芳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江南丝竹的特点是什么?
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奏风格精细,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,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。乐曲多来自于中国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,有的是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古典曲牌。
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、你高我低、加花变奏、嵌挡让路、即兴发挥等手法,并逐步形成"小、细、轻、雅"的风格特色。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、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。
丝竹乐来自民间,植根民间,简便易行,适宜推广,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。江南丝竹曲目丰富,传统乐曲有《中花六板》、《三六》、《行街》、《四合》和《云庆》等。
江南丝竹的音乐结构主要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联缀两种类型,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。它往往以1个曲牌为母曲,以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发展为几首独立乐曲。如民间器乐曲牌《老六板》演变为5支乐曲,习称“五代同堂”。
它演变的程序是由快到慢,由简到繁。第1曲《老六板》,流水板,旋律简朴;第2曲《快六板》,流水板,旋律生动明快;第3曲《中六板》,一板一眼,旋律轻快,较为平稳;第4曲《中花六板》 ,一板三眼,旋律流畅,速度适中,在5曲中为最著名者。
第5曲《慢六板》,一板七眼,旋律典雅徐缓。这5支乐曲既可分别独立演奏,亦可按演奏程序相反的方向,如从第5曲《慢六板》开始,由慢到快,由繁到简地依次联缀演奏。
江南丝竹旋律抒情优美,风格清新流畅。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,高音悠扬清远,低音含蓄婉转,音色醇厚圆润,常用打音、倚音、赠音、震音、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。二胡弓法饱满柔和,力度变化细腻。
左手惯用透音、带音、左侧音和勾音,尤以各种滑音技法,构成江南丝竹细腻清秀、明快健朗的个性。流行于江苏南部、上海、浙江西部一带的器乐曲,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,所以称为丝竹乐,至少在清代1860年以前已流行于民间。
中国有哪些跳水明星呢?
钟少珍——第一位亚运双料冠军
1948年出生,广东中山人,第一批中国国家队队员,第一位亚运会双料冠军。
陈肖霞——第一位世界大赛冠军
1962年出生,广州人,为中国跳水赢得第一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,开创了中国跳水运动的新纪元。
史美琴——第一位世界杯冠军
1962年出生,上海人,1981年墨西哥跳水世界杯上,她获得女子3米板金牌,成为中国跳水历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。
周继红——第一位奥运冠军
1965年出生,武汉人,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中国跳水第一位奥运冠军。
许艳梅——东方红宝石
谢谢邀请。
关于中国的跳水明星,我看了一下这个问题其他回答者的答案,他们说过的在高敏以前的人,我都不熟悉,我熟悉的只有八位。
首先是高敏,我了解不多,就知道“七年职业生涯没有一次失败”的***,然后就是“郭晶晶——与伏明霞的较量”,再之后就是两位“奥运五金王——吴敏霞和陈若琳”,现在就是我们的“跳水三小只——全红婵,陈宇汐,张家齐”,其实中间还有其他人,劳力诗,李婷,施廷懋,何姿,王涵……
以我的年龄,真的没有看过“跳水女皇”高敏的任何一次比赛和回放,她只是我父母辈口中的“无冕女王”,七年跳水辉煌,有她在的地方,别人都只能争银牌。
高敏之后,有我非常喜欢和欣赏的跳水女皇伏明霞,极赋天才的她,和以勤勉努力著称的“晶晶女神”生在一个时代,她们两位的比赛我都看过,我觉得区别就是,伏明霞的稳定性更高,好像看不到有失误的时候,“晶晶女神”那时候,偶尔还会有小失误。
其实她们两个都非常厉害,伏明霞的厉害之处是,她是蝉联三届的奥运会冠军以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板台双料王,而郭晶晶的厉害之处,则在于从1996年开始参加奥运会,一直坚持到了家门口的2008年,成就了自己的“郭晶晶时代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大学李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大学李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