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肖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肖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江苏,浙江,上海哪个地方的教育水平最高?
早年,中国没有大学,就像没有医院一样,只有小型的书院和学堂。
今天中国的大学和医院,都是西式泊来品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,建在上海~~上海圣约翰大学,是歪果仁办的教会大学,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,全程用英语教学。
有别于只讲四书五经,或八股***的中式学堂和书院,圣约翰大学有文理医工等现代综合学科的大学,样板于今天的大学,首发于中国的高等教育。
我之所以知道,因为家中前辈,有两位太舅太叔,就读于斯,毕业于斯。现都高寿,一位还入了《中国建筑名人大全》。至今耶鲁等名校,都承认圣约翰的学历,且敬畏有加。
1952年,上海院系调整,有70年校史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撤销,院系分别并入复旦,同济,交大,上外,华师大,华东政法大学,华东财经学院,上海第二医学院……
以上大学,哪家不是如雷贯耳呢?
因为曾经的首都,靠行政***的输入,建立了西式的国立中央大学,当时中国第一,是今天的南京大学,东南大学等大学的前身。
浙江大学建校1928年,如今的浙大,是浙大,杭大,浙农大,浙医大的合并的综合性大学。
顾维钧,宋子文,严家淦,林语堂,荣毅仁,邹韬奋,经叔平,贝聿铭,张爱玲,周有光……这些个影响民国历史,耳熟能详的人物,都是圣约翰大学的校友。
众所周知,江苏,浙江,上海这三个地区,应该是全国教育数一数二的排头兵,全国各地教育学习的模范榜样,如果让我们来评论这三个地区教育水平的时候,必然离不开几个必要的参考条件,包括当地的家庭收入水平,整体经济发展水平,地区家庭的教育支出的占比,当地高校数量和教育者的薪资水平,综合这几个因素,上海的教育水平略高于江苏和浙江,接着我们将具体分析解答。
站在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的角度上,根据网络数据显示,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全国第二,软经济发展指标也位于全国第二,但是江苏苏州市经济指标位于全国第五,软经济指标位于全国二十,浙江省杭州市的经济指标和软经济指标均位于全国第七,所以上海作为一线的城市,在有限的城市面积内,它的经济的发展密度远远高于江苏和浙江,相对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投入。
同样,我们在网络上搜集的数据显示,在江苏,上海,浙江这三个地区,他们的年家庭教育支出的占***别是三万,五万,三万,江苏和浙江两地农村地区更低,大约为一万左右。并且上海作为我国的现代化城市,信息、交通更加的便捷,教育资讯与教育条件更加先进,所以必然提供高水准的教育水平与之相匹配。
最后,目前上海市拥有10所211高校,4所985高校,包括世界名校上海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,在质量和数量上,均远超出于其他两个地区。
当然,以上的数据也仅供大家参考,并非是定论,毕竟教育涉及的范围太广,包括基础教育,高职教育,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,具体细化到每一个城镇,又是不一样的,需要大家批判的看待。
我在上海做老师,曾在江苏南通教书,也曾在浙江杭州讲过课,对于三地的教育谁高谁低的问题,我想用一段教学生涯中的真实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我师范毕业最初是在山东的一个县城教书,后来应聘到上海。在到上海之前,我先到的江苏南通的一所私立学校。那所私立学校当初很兴旺,也很注重教学质量,经常组织老师到其他公立学校听课。
有一次我记忆特别深刻。当时我教高中语文,那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启东的一处中学听课,那是一所初高中都有的完中。听了一节高中语文课,感觉老师讲得既生动活泼,又处处落在知识点上。当时我就想,从老师的授课水平看,江苏教育水平高,名不虚传。
听完了语文课,还欲罢不能。一个英语老师说,我们去听一节初中数学课吧,据说课很精彩。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去听初中数学课有点怪,但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,有时间听听也好,所以就兴致勃勃跑去听数学课。
那节课是在一个大礼堂里上的,我们去的晚一点,礼堂里已经坐满了人。老师足有二三百个人,一多半都站在后面听课,里面站不下,就站在走廊里。仍是兴致很高,谁也没有抱怨。老师们教研热情之高,我以前没见过,再后来到了上海也没见过。
那节数学课讲得确实精彩。讲课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教师,慈眉善眼,声音不高,温柔悦耳,学生听得聚精会神,思维活跃,不断有学生抢着回答问题。连我这个语文老师,都能轻松地听懂,而且很有举手回答问题的冲动。这节课的感染力,可想而知。
有这么浓厚的教研氛围,有这么一群敬业乐业的老师,教育能差吗?
所以,江苏教育在我印象里是活泼又务实,而上海各种各样的改革试验太多,活泼有余,务实不足。浙江印象里也不错,因为我到杭州讲过课,但只是借班上课,来去匆匆,感受不深,不做赘述。
上海东方明珠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