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上海大学 校训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上海大学 校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上海复旦大学校训是啥?
复旦校训源于论语,具体是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。
在论语中,子夏曰:"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"复旦校训的两句话是由这里来的,用简单的语句解释如下:
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,立了志向,就要坚定不移,
切问是切切实实的问,
近思是由近及远的想
上海科技大学校训及办学理念?
学校以“明德、向善、好学、力行”为校训,坚持“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紧紧依靠上海科技大学,充分利用大学和科创中心的教育***,倾力打造科技、人文、艺术、健康等教育特色,精心培养“人文厚实,视野开阔,学力滋润,创新见长”的学生。同时,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差异,***取“守住底线,因材施教,形低实高,扬长引导”的教学策略,促进学生“全面而有个性”的发展。
校训:明德向善 好学力行
办学理念:让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。
明代李贽在《明灯道古录》一文中指出:“夫天下至大也,万民至众也,物之不齐,又物之情也。”大千世界,物各有性,人亦如此,学生自然也是如此。学生之中,有的擅长形象思维之放纵,有的则惯于逻辑思维之收敛;有的爱在理性王国中遨游,有的则以动手制作见长……马克思也曾说过: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。”并明确指出:“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。”可以作如此说,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,并张扬学生的个性,使之和谐发展,便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。
上海科技大学校训的含义和出处?
上海科技大学的校训“立志、成才、报国、裕民”,演绎是:“立志无私、成才自强、报国不愚、裕民不施。” 意思是:立志不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(这种人在社会甚至学界已经太多了);成才但不能成为奴才 -- 能自食其力,自强不息,是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完整人格的人的基础;报国爱国但不能愚忠狭隘;最后,裕民不是施舍,绝不可以高人一等的地位、特权和态度,还希望被施舍者感恩。
上海交大校训出处有谁知道吗?
上海交大在90年代初提出了“饮水思源”为校训,不久又拓展为“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”。这次学校对于校训的厘定是经由一番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程。2006年12月,学校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学校建国后的第一个《章程》,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:“本校的校训是: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。”
饮水思源,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喝水的时候要记着水是从哪儿来的,比喻人不能忘本。北周的庾信《徵调曲》中有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”之句;宋时的宗礼《大鉴禅师殿记》中有“饮水知源,自觉自悟,师岂远哉”之句。交通大学的“饮水思源”传统,经查,最早出现的当属1926年学校30周年校庆时,在所举行的各项庆典仪式中,有建立最早的师范班校友捐建的“自流井”落成仪式,沈叔逵代表校友致词,说明开凿该井的意义是“饮水思源”。1933年4月,学校37周年校庆时,又有1930届毕业校友捐资于执信西斋前建造喷水池,喷水池中为一石碑,上刻“饮水思源”,石碑上置放铁铸的交大校徽。这一建筑物后在数十年的风雨中损毁,1***9年又由学校在原址原样重新恢复。长期以来,“饮水思源”碑已成为交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。著名学者杨福家先生曾对交大的这一校训赞赏有加:“上海交大上海交大在90年代初提出了“饮水思源”为校训,不久又拓展为“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”。这次学校对于校训的厘定是经由一番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程。2006年12月,学校第五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学校建国后的第一个《章程》,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:“本校的校训是: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。”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大学 校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大学 校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